点击:[]
(外国语学院供稿)7月26日至27日,由中国民族语言学会描写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和我校外国语学院联合主办,外国语学院承办的“中国民族语言学会描写语言学专业委员会2025年年会暨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描写研究与民族文字文献语言学研究学术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在延边大学召开。与会学者共同探讨描写语言学的前沿理论与方法、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与文献语言学的研究进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董文柱在致辞中表示,民族语言研究在新时代面临机遇与挑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将继续助力学会高质量发展,加强学科建设、培养青年人才、深化国际交流,为构建中国特色学科话语体系贡献力量。描写语言学研究应立足基础、强化学术创新、凝聚学界合力,以学术服务国家战略。
我校社会科学处处长严秀英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延边大学的建校使命、发展历程及学术成果。我校外国语学院院长朴银姬在致辞中介绍了学院的基本情况和近年来取得的科研成果。
主旨发言环节中,8位学者从跨语言比较、文献分析到技术应用,多维度展现了描写语言学的前沿成果。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崔健分析了汉语与朝鲜语在跨语言类型中的文本接触现象,探讨其作为语言接触“例外”的特点;延安大学教授亢世勇对基于大模型的新词语融媒体知识库的构建进行了探讨;延边大学教授金光洙通过18世纪文献《八岁儿》比较了满语与朝鲜语的异同;齐齐哈尔大学教授方香玉探讨了朝鲜语与阿尔泰语的共用现象;延边大学教授金永寿研究了儒家经典在朝鲜半岛的本土化及其对朝鲜语言文化的影响;北京工商大学教授于重重展示了基于大语言模型的低资源无文字语言机器翻译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覃远雄呈现了贵南平话与粤语入声的对比研究成果;中国民族语言学会描写语言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李云兵分析了唔奈语中汉语借词的音韵特征。
分会场研讨以多语系、多专题的学术对话为核心,系统考察了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的结构特征与文献价值,为民族语言的保护与研究提供了多维度的学术支撑。会议设立了语音学、文献语言学、接触语言学、词汇学、词汇语义学和语法学等8个专题分会场,学者们在现代语言学前沿理论框架下,通过专题报告和互动交流,重点关注少数民族语言、汉语方言及文献语言学的深度描写研究,探讨了21世纪描写语言学理论与方法的新发展。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延边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语言大学、贵州民族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一审:张宇锋二审:杜有三审:陈艳玲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研究所副所长董文柱致辞
社科处处长严秀英致辞
外国语学院院长朴银姬
合影
“跟着总书记脚步看吉林”2025年全国大学生“大国边疆 青春聚吉”专项活动顺利开展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描写研究与民族文字文献语言学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延边大学召开
第四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论坛在延边大学召开
延边大学量子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和辽宁材料实验室材料量子调控技术研究所举行签约仪式
延边大学召开暑假汛期安全工作调度会
延边大学在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创新创业类)决赛中喜获佳绩
延边大学在第九届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中再创佳绩
延边大学学生在第十六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电子赛中喜获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