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老的英雄赞歌——记抗美援朝老英雄、我校离休干部 崔风天
崔风天简介
崔风天,1929年生,朝鲜族,中共党员,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铁道兵团第三支队担任班长。1950年5月-1952年4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曾获得部队授予的“二等功”“三级国旗勋章”荣誉。1952年,因病从朝鲜回国,被党组织安排到延边大学政治系学习,1956年毕业留校任教,在校工作36年,1992年退休后在延边大学老教授协会工作12年,担任副会长兼秘书长职务,2004年正式退休。
这是一次英勇无畏的跨越,这是一卷和平正义的史诗。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政府纠集“联合国军”进行武装干涉,侵朝美军越过三八线,直逼鸭绿江,出动飞机轰炸中国东北边疆,直接威胁到新中国的安全。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雄赳赳、起昂昂,跨过鸭绿江!”毅然奔赴朝鲜战场,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两年零九个月舍生忘死的浴血奋战,建立了彪炳千秋的历史功勋。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健在的志愿军老战士老同志等颁发“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10月29日上午,延边大学举行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颁发仪式。我校共有7位老战士荣获“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他们是崔风天、延东勋、金永万、韩锡有、崔金星、安光雄、崔河辰。这是国家给予的最高荣誉,这是他们家国情怀的见证。他们是祖国的优秀儿女,不愧为“最可爱的人”!虽然他们已过耄耋之年,但当年保家卫国的决心,奋勇杀敌的壮举,依然是留给我们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为了缅怀先烈,铭记历史,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我们采访了其中的一位代表崔风天老英雄。
11月9日下午,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了崔风天老人家里,91岁高龄的崔老精神矍铄,目光有神,见到我们非常激动,深情地回忆起桩桩往事 ......
少年励志中国强保家卫国赴沙场
1929年1月6日,崔风天出生于吉林省安图县。崔老回忆起苦难的童年:“我四岁的时候母亲因病去世,父亲带着哥哥和我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艰苦生活。后来在日本侵略者强迫下,哥哥被迫离开家乡来到黑龙江鸡西的煤矿工作,每天下坑挖煤十几个小时,每个月才能得到四五十元的微薄收入。艰苦的工作条件使年仅28岁的哥哥染上了克山病,高烧不退,缺医少药,回到家没多久就离开了人世,只剩下我和父亲相依为命”。“那时,我心里充满了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崔风天从小就爱学习、能吃苦,11岁了,看到别人家孩子上学他特别羡慕,无奈家里一贫如洗,哪有钱供他读书啊,他求学心切,没有本子就捧来沙子铺到地上;没有铅笔就折个树枝当笔用,在沙子上反复地练习写字,逐渐地学会了一些常用字。
17岁时,崔风天已经长成一个大小伙子了,他积极参加劳动,参加各种革命活动,还被选为村里贫雇农团团长。在一次区政府会议上,听到领导讲话:“中国的新青年为了东北的解放应当踊跃参军,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这让崔风天热血沸腾,激动不已,好男儿志在报国,当即报名参军。他还动员了村里的青年团团长和自卫队队长与他一同参军。他说:“这也激起了我保卫家乡解放全中国的信念,让家乡的老百姓不再受苦。”
1948年4月9日,19岁的崔风天光荣地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实现了他扛起枪、上前线、杀敌人、保家乡的梦想。他被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独立三团三营炮兵连。“穿上军装那一刻,我激动万分,心里感到无比的光荣和自豪。”连长让他做一名炮兵射手,然而这个职务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储备,没有上过学的崔风天怕难当此重任,在连长的教育鼓励下,他下决心从头学起。在三个月的炮兵射手艰苦训练中,崔风天苦练本领,不负众望,在实弹射击模拟作战大会中,获得了“三等炮兵射手”的荣誉称号。这更坚定了他“勇敢作战,奋勇杀敌”的信心和决心。
铁路运输“大动脉” 身负重伤意志坚
由于部队改编,崔风天又被编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第五支队23线路大队三营四连一班,担任副班长职务。起初,被编到铁道兵团的崔风天并不开心,觉得与他上阵杀敌的豪情壮志相去甚远,但很快他就从一次次的抢修任务中认识到铁道兵在战争中的特殊重要性。崔风天跟随部队在极其恶劣的作战环境下,短时间内修复了贯穿吉林和四平的铁道,这为后来长春的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1949年9月,崔风天所在的铁道兵团受命修建并保护重要的运输通道——松花江大桥。这座长500多米、离地七八十米高的松花江大桥已经被国民党军破坏了近四分之一,有一个大缺口。此时野战部队已经通过,但辎重运输车辆却被卡住了,而且后续部队还要继续通过。为了扼住我军这条通往前线的重要大桥,敌人接连出动飞机轮番轰炸,给抢修造成了极大困难和考验。
根据命令,他们必须在20天以内完成大桥修复任务。铁道兵团五个支队、一万多名官兵,与敌机轰炸抢速度、争时间,展开了一场天上地下的殊死搏斗。当时部队什么都没有,唯一能利用的架桥材料就是木头。为此,全团的将士们只能上山砍伐树木运下山,一根木头重达四十多公斤,这群十八九岁的战士每人扛一根木头一路小跑扛到桥下,一根一根从桥底绑成“井”字形垒起桥柱,用铁管固定两端后,形成桥体框架。而修桥需要几千根木头,他们不分昼夜地忙碌着。头顶是狂轰乱炸的敌机,身边是呼啸而来的炮弹……每个战士还要手握步枪抵御敌军不定时的轰炸。崔老清楚地记得,有一天,因为敌机轰炸,耽误了抢修进度。他身为副班长心急如焚,趁着月色独自一人推着铁道专用车到了铁路边,把轰炸后堆满的木头一根根地搬上车,由于木头太重,他使尽全身力气,小车还是倾斜了,木头不断地从小车上滚下来,把他死死地压在了下面,幸好路过的两位老百姓发现后找来部队战士一起把他救了出来。崔老回忆说 ;“当时只感觉腰间剧烈疼痛、一动也不能动”。经过20多天的住院治疗伤愈归队,部队授予崔风天“二等功”荣誉称号。
之后,崔风天又陆续参加了吉林、长春、通化、梅河口等地的铁路抢修战斗,他们在枪林弹雨中遇山开路,遇水架桥;他们风餐露宿,跋山涉水;他们流血牺牲、气壮山河!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建起一座又一座的铁路桥,打通了一条又一条运输补给线,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铿锵誓言报国志枪林弹雨逞英豪
1950年5月,崔风天所在部队接到开拔命令,他们带着武器、装备,坐上“闷罐车”出发了。“要打仗了!”第二天傍晚时分到达丹东,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崔风天所在的铁道兵团部队派到朝鲜平壤,他被编入朝鲜人民军第584军部队铁道四团高射炮中队并任班长。“快11点了,接到命令,紧急集合,一级战备!”夜里,部队再次开拔,“往南走,一直往南走!”
6月23日他们到达朝鲜,战争在他们入朝两天后的凌晨三点钟打响!崔风天说:“我们有两项任务,一是打土匪,二是保护铁路”。当时位于汉城的汉江大桥是敌军火力的集中点,汉江大桥南侧三分之一的部分已经被炸毁,上级命令他们在一周内修好。他们一个师约2000名官兵展开了抢修战。他们用铁丝链接桥的断裂处,把木头并排横放在铁丝上,用人力搭建了一座可以供战士们通过的浮桥。但这还不够,上级要求桥的承重能力必须达到满载物资的运输车辆安全通过。于是他们又增加木头的数量,缩小木头之间的间距。松花江大桥战役又一次重演,头顶,盘旋的战机不断投掷炮弹,刚建起的大桥轮廓被炸毁;身边,一个个战友倒下……但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修桥!修桥!轰炸也干,死了也干!”发了疯似的崔风天一边指挥高射炮对空射击,一边亲自参加修桥作业。他们与时间赛跑,与敌人较量!最终,他们赢了,首战告捷!大桥坚不可摧,巍然屹立,那是牺牲的五六百名战士用鲜血和生命铸成的!
“志愿军打到哪里,就把铁路修到哪里”。之后,部队继续向南开进,在汉城遇到一个有一公里长的隧道和铁桥路段,崔风天所在排的四个班被留下看守。这条隧道担负着部队通行和补给运输任务,不能有半点闪失。为了表达决心,崔风天和副班长李铁录一起用烧热的缝衣针蘸着墨水在左臂上刺下“为人民服务到底”七个字,然后带领全班战士向毛主席像庄严宣誓:“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争取更大胜利!”铁骨铮铮,誓言声声!生死线上,他早已把生命置之度外。接着带着永远刻在身上的坚定信念又投入了战斗。
“飞机来了!”一天上午九时许,4架美军战机轰鸣而来,向元州市隧道猛烈炮轰,战况一片混乱。崔风天下命令:“打!狠狠地打!”带领全班战士进行反击,并亲自指挥高射炮手李铁录操作还击,在大家的默契配合下,成功地射中了一架美军战机致使其坠毁。另外三架飞机还在持续轰炸着,炸断、抢修、再炸断、再抢修……一枚炮弹落在了崔风天的身边,还在指挥的他被爆炸的气浪掀出几米外的水稻田里,曾受过伤的腰部恰巧磕在了田里的大石头上,当场昏迷过去。在平壤医院接受了近一个月的治疗,但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腰椎弯曲不能直腰,疼痛一直伴随着他,“一到阴天下雨腰疼的更厉害。”在这次战役中,崔风天因表现出色被光荣地授予“三级国旗勋章”。
负伤后的崔风天先后到朝鲜人民政治军官学校和朝鲜人民军陆军军官学校学习,毕业后,被授予朝鲜人民军少尉军衔,分配到朝鲜人民军第一军团。期间,崔风天第三次受伤。那是在美军60 多架飞机轰炸平壤时,他奉命协助朝鲜人民军队疏散群众,当他带领群众翻过一座高地时,听到了熟悉的解放军军号声,眼前空地上站满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他顿时跌坐地上大哭起来。“你怎么哭了?”身边的朝鲜人民军不解地问。他们怎能体会到,一名出国作战的军人,在经历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能在异国他乡的战场上与祖国的战友相逢,无异于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时刻啊!“毛主席万岁!”他和志愿军战友振臂高呼,庆祝重逢。在随后的行军中,崔风天和两位战友共同乘坐的军车在敌军的轰炸下侧翻进路边的沟中,一名战友当场牺牲,他和另一名战友也身受重伤。
听,那昂扬的军号声犹在耳畔回响;看,那奋勇杀敌的身影仍在冲锋向前!
从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19岁的崔风天与一批批祖国优秀儿女前赴后继,舍生忘死,三次负伤,血染征尘,在战火硝烟中跌倒了爬起来,伤愈了再出发!他与战友们用生命和鲜血修护了一座座重要桥梁、隧道、铁路,建成了一条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为保障部队行进和装备运输立下了赫赫战功,架起了一座通往胜利和光明、通往和平和正义的亘古坚桥。
英雄无言藏功名历史有痕当铭记
1952年7月,崔风天因病从朝鲜回国,被党组织安排到延边大学政治系学习,毕业后留在延边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工作,曾担任教材科科长、视导科科长、办公室主任、副处级巡视员等职务。1957年7月1日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被评为副研究员,六级伤残军人,享受国家优抚待遇。在延边大学36年的工作中,崔风天始终怀揣强烈的爱国热情,始终保持质朴的英雄本色,始终保持军人的高昂士气, 淡泊名利、努力工作,不怕困难、无私奉献。他经常深入基层,了解函授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没有交通工具的偏远山区,他常常徒步走几十里山路,无论是狂风暴雨还是大雪纷飞,都阻挡不了他前进的脚步。他在关心学生学习的同时,还总是告诫学生:“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千千万万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要好好珍惜”。崔老就是用这种强烈的爱国情怀、积极的工作态度、认真的做事风格影响了一批又一批延大学子,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退休以后,他继续发挥余热,在延边大学老教授协会工作12年,担任副会长兼秘书长职务,一直到古稀之年。
多年来,崔老在日常生活中坚持以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前几年,看到家乡遭受洪涝灾害,他和老伴当即决定捐款1000元,帮助家乡人民渡过难关,将“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坚持到底。
在他的教导下,儿女们都在教师、警察、医生、护士等岗位上发光发热、奉献社会。崔老的二女儿说:“父亲现在的生活仍然很节俭,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关心国家大事,党的十九大召开时,父亲是眼含热泪观看着、聆听着, 如今91岁高龄了,可仍然保持每天读报看新闻的习惯,看到一些重要会议和领导讲话还会记下来给儿女看。”
光阴荏苒,沧海桑田。虽然抗美援朝的战火硝烟早已离我们远去,我们无法亲临战场去感受战争,但是从崔老回忆和讲述中,我们看到了英雄儿女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从崔老左臂上依稀可见的“为人民服务到底”的刺青,看到了热血男儿奋勇杀敌的钢铁意志。延边大学这所注入了红色基因的高等学府,不只有崔风天老英雄,还有更多的他所代表的那一代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做出牺牲和贡献的老战士,以及老一代创校先贤……
这一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钢铁意志!这一战,打出了中国人民的精气神,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的顽强品格!这一战,让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这一战,人民军队战斗力威震世界,充分展示了敢打必胜的血性铁骨!
习近平主席在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大会上讲话中提出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以及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永远是一种财富、一种力量、一种信念。让我们铭记历史,崇尚英雄,学习英雄,把抗美援朝精神传承下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