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风采

首页 - 师生风采 - 正文

王瑜——边疆外语教育的开拓者记我校外国语学院退休教师

王瑜简介

王瑜,1934生,女,汉族,中共党员,教授。

1960 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列宁师范学院俄罗斯语文系,并学完硕士研究生课程。1960年到延边大学任教,历任英、俄语教研室主任、外语系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和学位委员会委员,曾任吉林省外语学会理事、副理事长、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理事 ,1992年6月晋升为教授。1992年12月退休。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有一位聪明灵秀,来自江南水乡的女子,从前苏联留学归国后,毅然放弃到大城市工作的机会,来到祖国的边陲小城延吉,在延边大学工作生活了60 多年。她把美好的青春年华融进了教书育人的伟大事业中,她把全部的精力根植于东北黑土地里。她就是延边大学外国语学院退休教师王瑜教授,也是已故著名中国朝鲜族教育家郑判龙教授的夫人。如今她耄耋之年,华发苍颜却“青春永驻”。她把自己的一生都贡献给边疆的外语教学事业,谱写了一曲扎根边疆的奉献之歌,赢得了各族师生的尊敬和爱戴。让我们一起翻开岁月的书篇,去看看王瑜教授的传奇人生。

留学海外结连理

王瑜1934年5月出生于上海,父亲是南京兵工署的绘图员,母亲是小学老师。王瑜在八兄妹中排行老二,有一个哥哥、三个弟弟和三个妹妹。王瑜的父亲正直善良、很有进取心;母亲喜欢看书,具有江南女子温和、坚毅的性格。父母亲的优秀品格给王瑜的成长带来了直接影响。她从小就喜欢看书、同情弱者,是一位心地善良的好姑娘。1948年,王瑜入读南开中学。南开中学奉行当代著名教育家张伯苓校长“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办学理念,是一所优秀的中学。在南开中学的学习生涯为王瑜日后成为一名优秀的教授、学者打下了坚实的学业基础。1953年夏天,王瑜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入读西南师范学院俄语系。据王瑜回忆,当教师是自己从小的梦想,所以就选择了师范学院,选择俄语系是因为觉得俄语是一门有用的外语,并没有其他特别的理由。带着略显单纯的动机入学后,王瑜认真学习并积极参加学生活动,还担任了共青团支部委员。在王瑜读大二的时候,她获得了去莫斯科列宁师范学院攻读俄罗斯语言文学的公派留学机会。1955年夏天,在北京接受了俄语集中强化培训之后,王瑜怀着青春理想,踏上了通往莫斯科的国际列车。

根据列宁师范学院的学制规定:攻读语言文学的学生只要在四年内主修完语言学和文学中的一种就可以。其他中国留学生都选择文学,但王瑜却选择了语言学。为了完成规定的两篇论文,王瑜一头扎进图书馆,翻阅资料,研究整理,终于完成了具有较高水平的论文,受到指导老师的好评。王瑜所撰写的论文《鲁迅与果戈里的〈狂人日记〉》被列宁师范学院选定为优秀论文。经指导老师推荐,该论文被收录在1959年出版的《1958年大学生优秀论文集》之中。王瑜大学期间便有惊人的学识视角,已开始对鲁迅和果戈里的作品进行比较研究。王瑜的另一篇论文《对俄语场景词汇的研究》,以丰富的资料和缜密的论据,同样获得了指导老师的高度评价。回忆起那段留学经历,王瑜在自己的回忆录《从南到北七十载》中写到:“在苏联列宁师范学院五年的学习经历,为我一生所从事的外语教学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最大的收获是阅读了大量的书籍。”

留学期间,王瑜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图书馆里度过的,不仅广泛地阅读了俄罗斯、苏联以及欧洲的众多文学作品和著名评论家的著作、评论文章,而且还广泛地涉猎了教育学、心理学等领域,从中既学到了学术研究方法,又培养了系统地撰写论文的能力。王瑜将自己在莫斯科的留学生涯视为自己人生中最幸福也最有意义的时光。1957年7月,时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的胡耀邦同志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莫斯科,参加了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当时,作为志愿者为中国代表团服务的王瑜,曾和来到志愿者办公室的胡耀邦同志见过两次面,并得到了他亲切的鼓励。王瑜至今都对胡耀邦同志和蔼可亲却又无比干练的形象记忆犹新。正是在参加这次国际青年联欢节青年志愿者活动中,王瑜遇到了她的人生伴侣郑判龙。同样作为中国留学生的郑判龙,当时正在莫斯科大学俄语语言文学系攻读研究生,在国际青年联欢节上担任翻译。王瑜给郑判龙教授留下了非常不错的印象。在中国留学生学生会主席胡孟浩(回国后担任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校长)的撮合下,他们两人正式开始交往。1959年11月6日,又在同学们的热心劝说下,两位恋人在莫斯科大学学生宿舍活动室举行了婚礼。王瑜回忆,刚开始交往时,郑判龙教授一有空儿便跑到她那里,但她对郑判龙教授并没有什么感觉。“人长得不帅,甚至还有些土气;即使穿上挺阔的西装也还是掩饰不住的土气劲儿。”但随着两人的了解进一步加深,王瑜觉得郑判龙身上所带有的“土气”劲儿,正是他为人朴实和真挚的体现,也许这就是郑判龙的魅力所在,而且郑判龙豪放的男子汉气概深深地吸引了她。回忆起年轻时代的美好时光,王瑜说她真切地体会到了托尔斯泰的名言“人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以及契科夫“容貌的美丽是爱情的一个因素,但心灵与思想的美丽才是爱情崇高的牢固基础”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投身外语铸师魂

1960年2月,郑判龙获得莫斯科大学副博士学位后,服从学校需要和内心召唤,放弃了北京权威科研机构的优越待遇回到延边大学任教。1960年秋,王瑜从列宁师范学院毕业,舍弃了去著名学府南开大学的工作机会,跟随丈夫来到了坐落于祖国边疆小城延吉的延边大学。

王瑜到来的那天,郑判龙教授带领李俊哲、金永哲两位老师驾着马车到火车站去迎接。王瑜从货物处取下行李,放在马车上,跟随着马车徒步来到了延边大学。延吉火车站距离延边大学并不近,那时候的延吉市还是不起眼的小城市,没有柏油路,马路两边还都是些低矮的草房。过了公园桥,通往延边大学的是一条凹凸不平的土路。刚刚下过一场雨的路面泥泞不堪,走几步就要停下来甩一甩鞋子上的泥巴。从小在上海、重庆等大城市长大的王瑜,跟在马车后面行走在泥泞的土路上,该是怎样一种心情啊?王瑜来到延吉已经60余年。半个世纪的岁月里,延吉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王瑜说,那条泥泞不堪的路如今已经成为了她最珍贵的回忆。或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年轻时靠理想,老了就靠回忆”吧。尽管延边的生活条件艰苦,可是王瑜自从扎根边疆,来到延边安家落户的那天起,就没有产生过一丝一毫的动摇。

上世纪70年代初,“工农兵学员”开始来到延边大学。王瑜以中学时期学习的英语为基础,通过自学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开始担任英语教学工作。1979年,王瑜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英语教师研修班,经过半年的刻苦学习,英语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1981年春,王瑜随郑判龙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到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工作,在那里她参加了业余英语口语班,听英国文学课,接触了很多西方人,使她的口语和听力水平大幅提高。1982年回国后,王瑜担任英语教研室主任,负责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设立工作。随后,她被任命为延边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主任,引领延边大学外语教学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为办好英语教育,她多次奔走于长春等地高校之间,认真物色英语教师,亲自挑选教材和参考书。

王瑜一生以工作为重,视讲课为乐趣。她对待学生认真负责,严格要求。英语专业第一批招收的22名学生都清楚地记得:寒冬腊月,在部分竣工的师范学院教学楼阴冷的、不通暖气的小教室里,王瑜和另一位老师常常要在那里一待就是半天时间,收集学生的录音,回去制作录音卡片,纠正他们的语音和语调错误。录音结束后,两位老师冻得手脚麻木,走出很远一段路才能渐渐恢复知觉。艰苦的工作环境诱发了王瑜在图们制材厂劳动时落下的风湿病,但她硬是忍受着关节疼痛坚持下来,这些细致的纠正语音工作,使那一届的学生受益匪浅。

王瑜重视教学和科研相结合,致力于双语教学和研究。1985年,她参加吉林大学张彦昌教授主持的社会语言学双语课题研究,花了近一年的时间调查延边地区各中、小学的双语教学情况,她撰写的论文《延边双语教育》提交到1988年在香港大学举办的第一届社会语言双语国际研讨会上,论文观点得到高度评价。她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对朝鲜族学生学习英语语音方面的难点和特点作系统研究,撰写了大量论文和有关著述,对朝鲜族学生学习英语很有帮助。

她为延边大学英语系和俄语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1993年在王瑜的努力下,延边大学终于恢复了俄语系。1994年延边大学取得了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开启了延边大学自主培养英语及英语文学高级人才的新时代。她先后担任过英语、英语文学及俄语文学等十多个科目的教学任务,编撰完成了《英语语音》《英美概况》《英语泛读》《朝鲜族学生英语学习指导》等十多部教材和参考书,翻译出版了多部外国文学作品。王瑜在朝鲜族的英语教育、语言对比等领域开展了独创性的研究与探索;积极引进应用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新的方法论;开设研究生课程,不断完善研究生教学科目;教学中极为注重调动学生们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取得了显著成果。目前,外国语学院大部分青年教师都取得了博士学位,师资力量显著增强,看到许多年轻的教师成绩突出,超越自己,她由衷地感到欣慰。

爱洒边疆写传奇

王瑜将自己与郑判龙教授所取得的成绩和荣誉,归功于党和国家的培养以及周围好心人的帮助。因而,她把荣誉和利益看得很淡,常常是以感恩之心,尽自己最大能力来帮助他人。他们两位慷慨解囊,设立了“郑判龙教育基金”。郑判龙患病期间,他的学生、朋友、同事和社会各界人士前来探望,先后送来了11万元人民币,王瑜和郑判龙也把这笔钱全部捐给了郑判龙教育基金。

郑判龙教授去世以后,独自生活的王瑜仍然不断给予他人温暖与关爱。当偶然得知一位学生身患“红白狼疮”生活困窘时,王瑜悄悄地送给该学生五千元钱用来补缴学费。学校知道此事之后非常受感动,减免了该同学两年的学费。王瑜十分感谢学校的做法,并拜托学校为该女生保密。从湖北来延边大学求学的一名学生,因没有路费放假不能回家。王瑜知道此事之后,便拿出八百元送给这名学生支持她返乡,这是该同学入学三年后第一次回到老家,见到了日夜思念的双亲。王瑜因腰椎间盘突出在延边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恰逢相邻病房住院的小孩,父母亲都是腿脚不便的残疾人,因家庭困难拿不出医药费。她知道后,便拿出五千元送给小孩的父母用来填补医疗费。还有一次,王瑜居住的旧楼房需要进行暖气工程维修改造,其改造费用按住户居住面积需要平均分摊,一位邻居因无法拿出该项费用十分着急,王瑜知道后二话没说便拿出八百元钱为邻居缴上。王瑜时刻牢记郑判龙教授的遗言“为别人多做善事”,努力地做好事。这正是他们夫妇二人共同的人生观。近年来,王瑜把对丈夫的思念诉诸文字,她先后发表文章十多篇约5万多字,续写了郑判龙教授没有完成的回忆录《我和我的妻子》一书,并把它译成汉语出版。在朋友们的支持和鼓励下,她撰写了回忆录《从南到北七十载》,回忆自己由江南水乡,到北国边陲70年的人生经历和感悟。正如郑判龙教授的学生朝汉文学院金虎雄教授在《一株木槿花》中所写的那样:“师母 …将一切伤痕、痛苦和怀念升华为对弱者的爱。她无愧为21世纪的王昭君、一株坚强的木槿花。”她就像一株美丽的木槿花,无论春秋冬夏,都盛开在延边这片土地上。